企业库存变化是判断经济周期所处阶段的重要依据,是影响短期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2.2%,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认为,本轮工业企业去库存周期已接近尾声。随着稳经济政策落地生效,需求持续改善,企业营收有望不断增加,逐步进入生产扩大的补库存阶段。
但不同于以往,本轮补库存周期工业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挑战。1-6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仍有16.8%,6 月当月同比降幅为 8.3%,其中上游原材料制造业利润普遍负增长。这意味着,企业要在盈利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开展本轮补库存。如何在补库存的同时兼顾降本增效,成为工业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作为京东集团旗下从事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的子集团,京东工业以供应链全链路数字化服务工业企业降本增效。京东工业围绕供应链全链路数字化打造了一整套技术服务产品体系——IPNP(工业履约神经科学项目集),帮助工业企业在库存管理方面,通过商品优化、履约优化和寻源优化,实现库存与成本的平衡。
以商品标准化合并SKU、减少供应商数量 实现“少备少储”
过去,工业企业的采购主要以线下模式为主,由各厂区在当地招投标。然而不同地区的供应商物料编码各不相同,商品描述也不统一,使得“一品多商”现象极为普遍,容易存在重复备货。例如,A产品和B产品可能只是材质上存在细微差别,实际使用效果相差无几,在绝大多数场景可以相互替代,但由于供应商不同或编码不同,企业在备库存时却会分别进行备货,无形中就形成了重复库存。
为此,京东工业给出的方案是将商品标准化。通过京东工业打造的墨卡托标准商品库,企业能够明确每一件工业品的规格参数,从而将过去同类型、同功效的SKU合并,减少总体的SKU数和供应商数。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少备少储,还能够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
先领用后付款、用多少采多少 实现“零库存”
事实上,工业企业的库存成本不仅是商品本身,更多源自对于仓储和资金资源的占用。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备品备件,企业的备件采购主要采用“采购前置”模式,即提前预支资金大批量采购后放在备件仓内,员工需要时再分批领用,这样就会占用大量的资源。以钢厂为例,备品备件库存通常都数以亿计。
京东工业打造的前置仓、京工柜等新一代末端履约基础设施则能够打破这一固有模式。通过部署在工业企业的周边或厂内,前置仓和京工柜能够成为企业的“外置备件仓”,生产线有需求时可随时由专人专车送货或员工扫码领取。更为关键的是,领用完成时只会针对领用数量的物资触发采购和结算流程,领用前不会占用任何仓储和资金资源,是真正意义上的“按需采购”和“零库存占用”。
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四川省内最大规模的民营钢铁企业——德胜钢铁得到应用,带动德胜钢铁的辅助备件和次要备件这两类规模最大、占比最高的备件管理效率显著改善,预计备品备件库存成本降低20%。
全国范围智能匹配现货 临时需求也能“秒寻源”
库存的本质是建立采购与消耗之间的“缓冲带”,如果采购周期越长,为确保生产安全所需的库存量就越大。传统的线下采购周期动辄数周,寻源效率低往往是掣肘采购速度的最大因素。因为线下采购的供应商资源较为单一,一旦自身没有现货库存就只能回溯至上游工厂重新调货。
而京东打造的“万仓合一”供应链网络从源头上改变这一点。通过数字化供货商协同系统,京东工业连接了全国约3万名制造商、分销商及代理商的库存信息,即便是面对临时采购需求,也能够以智能匹配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快速锁定现货库存,并借助智能决策系统“K2”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及算法实现最优价值交付,大大缩短采购周期。
今年7月,北京某地铁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超1万件防汛物资的快速补库存。7月31日晚,北京市迎来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房山等地区甚至发生了山洪灾害,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生活。该地铁公司紧急向京东工业追加了一批吸水膨胀袋、防汛沙袋、苫布、防洪挡水板订单。依靠强大的数字化寻源能力,京东工业接到采购需求后连夜调集齐了物资和运力,成功按时完成了全部物资的履约交付。
京东工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库存管理只是京东工业服务工业企业供应链降本增效的一个缩影。面对外部环境压力,未来京东工业将继续以供应链为切入点,通过全链路数智化服务工业企业降本增效、阳光合规,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京东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