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0年3月12号,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和抖音的母公司)公众号发布了张一鸣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其中张一鸣谈到在组织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德鲁克的很多启发:“知识型组织中,每一个人都是管理者”,这是德鲁克关于管理者的重新定义。德鲁克对于目标管理的思考,启发了我们对于组织有效性的重视和OKR的实践。德鲁克和科斯的想法,促使我思考企业边界是什么,以及如何从外部视角衡量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
我认同德鲁克的说法,从外部来讲,为用户提供创新、高品质、有效率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企业基础的社会责任。对于公司内部来说,公司存在的意义,是通过公司这个方式实现人们的创造力。
在《华为基本法》起草时,有专家提到德鲁克的事业理论,并提出基本法第一稿的框架可按德鲁克关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三个命题来写,即企业要有前途,工作要有效率,员工要有成就感。
为什么优秀的商学院教授和企业家都推崇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呢?不是因为德鲁克先生教给大家多么好用的管理工具或管理方法,而是读德鲁克的著作,可以找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
德鲁克是谁?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其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
1942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1946年,将心得写成《公司概念》,“讲述拥有不同技能和知识的人在一个大型组织里怎样分工合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知读者: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即为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告诉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探讨了有关管理者的一些问题,管理者角色内涵的变化,他们的任务和使命,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以及他们的发展趋势。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被誉为《管理的实践》推出后德鲁克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强调当前的经济已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德鲁克将“新经济”的挑战清楚地定义为:提高知识工作的生产力。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1950年代初,指出计算机终将彻底改变商业;1961年,提醒美国应关注日本工业的崛起;20年后,又是他首先警告这个东亚国家可能陷入经济滞胀;1990年代,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了阐释。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无论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还是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这是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对彼得·德鲁克的评价。
学习德鲁克什么?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院长,前微软中国副总裁王欣有一个观点:“在过去几年里,我每每读到德鲁克书中的一些论述,总有一种感觉:德鲁克先生是一个活在工业文明,但是却洞悉了以互联网技术开启的知识文明,或者信息文明管理密码的人。他对工业⽂明当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深感遗憾。例如将人作为机器和系统 的一部分,导致人的潜力无法得以充分发挥。他总是批评工业文明的一些做法,同时指出应该如何构建有效的管理。所以,尽管我们在德鲁克先生的书所看到的案例均来自于工业文明时代,然而他所选择的那个部分往往带有非工业文明的性质,甚至带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或者叫博雅智慧。”
学习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企业和管理
德鲁克认为自己是一个社会生态学家,对于企业的关注从来不止于企业本身,而是把企业作为社会中最能创造价值的组织,探究如何通过企业的成功,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使得社会更美好,人生更有价值,工作更有意义,最终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德鲁克强调社会、企业与人是三位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他反复说,“组织是社会的器官”,“管理是组织的器官”。器官是生物学的概念,器官不以自己的目的存在,而是要为整体做贡献。这种观点就与将事物割裂开来,一分为二,非此即彼的西方绝对化思维模式迥异,而趋近中国文化强调的“和”或“合”,强调天地事物的整体联系。
德鲁克反复强调,管理者和员工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一体的,管理必须激发人的善意,对人给予极大的关怀,给予员工极大的尊重和自主权。同时,他强调,员工必须从对企业的责任出发,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努力为实现企业的使命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凭贡献度在企业内获得相应的报酬和地位。
德鲁克认为:组织(企业)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组织(企业)不能依赖于天才。因为天才稀少如凤毛麟角。考察一个组织(企业)是否优秀,要看其能否使平常人取得比他们看来所能取得的更好的绩效,能否使其成员的长处都发挥出来,并利用每个人的长处来帮助其他人取得绩效。组织(企业)的任务还在于使其成员的缺点相抵消。
德鲁克认为企业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保留每一个人的自由意志,激活他们的个性,使他们的天赋、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并约束他们为共同的事业与目标做贡献。
德鲁克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呼唤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要致力于让社会更美好,让人生有价值,让工作有意义。
学习从未来的角度来看企业和管理
德鲁克首次提出他的理论的时候,西方企业的管理还充满野蛮和粗暴,伟大的福特汽车还依靠监工用皮鞭督促着流水线上的工人,而几十年后的如今,谷歌、Facebook这些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自由和平等的气息,已经让人艳羡。而影响美国的伟大企业家如盖茨,不止一次做过类似表述:美国企业的进步,受益于德鲁克的布道。
当年德鲁克和通用汽车CEO斯隆的争论,就是典型的例子。德鲁克耗时一年为通用汽车撰写的咨询报告,被斯隆评价为严重背离了通用汽车的现实,而德鲁克的辩解是:通用汽车现实是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德鲁克是对的。
德鲁克认为管理不是抑制人的恶的一面,而是要扬善,所以强调组织管理的核心是要释放人的善意,这一点是符合后工业文明时期的管理思想需求,因为后工业文明时期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主体。这也是为什么时隔六七十年后,人们读德鲁克,却没有时代隔阂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说德鲁克是未来学家。德鲁克的很多思想是站在未来看未来,洞悉趋势、把握趋势。事实证明,德鲁克的很多预见在当时可能不被大家所理解,也不被学界所理解,但是在后工业文明时期出现的很多问题,恰恰需要用德鲁克的思想来解决。
站在未来看未来,基于未来看现在。德鲁克既关注现实,又能跳出现实,站在未来看未来,他经常讲的是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德鲁克的很多思想是基于战略导向、未来导向、长远导向,更强调企业的基业常青,而不是短期能做多大。他更强调企业要为未来的战略做投入,而不是为现实的生存做投入,这正是华为任正非坚持的战略导向。
从外部思维的角度来看企业和管理
德鲁克认为,成果在外部。在组织内部所发生的,只有人工和成本。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创造顾客。
在组织的内部,根本不会有成果出现,一切成果都存在于组织之外。举例来说,企业机构的成果,是通过顾客产生的,企业付出的成本和努力,必须通过顾客购买其产品或服务,才能转变为收入和利润。也就是说,做决定的人在企业之外,在企业之内。
对于如何看待顾客,德鲁克认为,顾客决定了你的生意是什么、这门生意出品什么,以及这门生意日后能否繁荣,因为顾客只会为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买单。
一个组织绝不能像生物一样,以自身的生存为目的,仅仅把能够延续后代视为成功。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率有所成就。
从正确绩效的角度来看企业和管理
大多管理者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然而,“做什么”正日益成为企业和管理者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都在“正确的做事”,而没有“做正确的事”,所以很多工作都徒劳无功。
很多企业管理者发现,之前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在当下都已经失效。原因是,企业建立和运行时所依存的假设与现实脱节,而正是这些假设塑造了企业和管理者的行为,决定了其做什么不做什么,并确定的企业所认为的有意义的成果。
企业的建设要与市场有关,与顾客及竞争者的识别有关,与顾客及竞争者的价值观和行为有关,与技术和技术动向有关,与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有关。
德鲁克认为,需要对效率和效能做明确区分:效率是指能够完成的最大工作量,而效能是指能够实现的最佳成果。做根本不该做的事情,效率再高也有意义。
企业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以及持续肩负的责任是什么,德鲁克认为是:基于当前使用的或可用的资源,努力实现最佳成果。
富有成效的管理者会分析事实,对当前和未来的资源配置进行分析,并依据预期结果配置资源,对最有可能产生机会和成果的领域与优先考虑。在配置资源时,尤其是人力资源,最有前景领域的需求优先给予满足。
怎么学习德鲁克?
用德鲁克的思想来反思和帮助中国企业的成长,或许是对德鲁克最好的纪念。
11月19日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的生日,为纪念德鲁克对现代管理学的巨大贡献,为学习实践德鲁克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企业家、创业者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一同研讨的机会和平台,2020年正好是德鲁克诞辰111周年,因此俊德商学院“共学德鲁克”微信公众号正式发起: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德鲁克共学日”。即以“共学日”之形式,纪念德鲁克大师,倡议更多管理者共学德鲁克,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共学德鲁克”倡导的是团队共学,实现人人都是管理者。团队是组织学习的基本单位,团队学习是组织学习的最重要形式,也是发展团队成员成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发起设立“德鲁克共学日”一方面是为纪念德鲁克先生,另一方面希望学习德鲁克成为一种习惯。让德鲁克管理思想为中国经济赋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